- N +

《达荷美》:后殖民时代 文物的漫漫归家路

《达荷美》:后殖民时代 文物的漫漫归家路原标题:《达荷美》:后殖民时代 文物的漫漫归家路

导读:

基里安墨菲获奥斯卡影帝刘敏灯光暗下银幕上出现巴黎铁塔游船塞纳河边的布朗利河岸博物馆优美的画面随后却一片漆黑只听到金属质感的低沉话语飘荡在空气中周围如此黑我感到害怕通过字幕翻译观...

基里安·墨菲获奥斯卡影帝

◎刘敏

灯光暗下,银幕上出现巴黎铁塔、游船、塞纳河边的布朗利河岸博物馆,优美的画面随后却一片漆黑……只听到金属质感的低沉话语飘荡在空气中:“周围如此黑,我感到害怕……”通过字幕翻译,观众后知后觉,原来那神秘魔幻的声音,来自被导演赋予生命的古文物之口。它是达荷美王国第九世国王格卓(Ghézo)的雕像——和其他众多皇家艺术品命运无二,在1892年,被法国殖民军队掠夺运到巴黎,滞留至今。雕像抱怨:“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能再拥有,只能被‘26’这个数字定义,存放在博物馆的收藏间。”

2024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大奖作品、纪录片《达荷美》正是以这样一个充满创意的有趣镜头开场的。

“我即将踏上回家之路”

导演玛缇·迪欧普生于1982年,母亲是法国人,父亲是来自塞内加尔的音乐人。她出生、成长于巴黎,处女作《大西洋》在2019年戛纳电影节上,斩获评委会大奖,创造了非洲女性导演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得奖先例。《达荷美》是迪欧普的第二部长片作品。追讨历史文物、独立斗争以及种族问题,成为导演直面的话题。在非洲女演员露皮塔·尼永奥担任第74届柏林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的背景下,《达荷美》鲜明的政治使命感和对艺术创新的关照,享“天时地利人和”,最终斩获金熊大奖——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回顾柏林历史,此前唯一获得过柏林金熊奖的非洲作品,还要追溯到2005年来自南非导演马克·多恩福-梅的《卡雅利沙的卡门》。

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这部新晋的金熊作品,首先需要简单了解一下故事背景。17世纪初,达荷美王国在今天的西非贝宁南部成立,18世纪后一路征服大西洋沿岸城市,凭借国际国内贸易,尤其是奴隶买卖,发展成为地区强国。然而,19世纪末法国军队入侵,达荷美最后一位握有实权的国王贝汗津抵抗失败,并被流放,达荷美成为法国殖民统治下的保护国。1892年,军队掠夺当地数千件艺术珍品运往法国巴黎。经历20世纪的一系列变迁后,1960年,贝宁共和国宣布独立。2021年11月,法国政府归还了属于达荷美王国的26件皇家艺术珍品,后者终于踏上回家之路。

电影镜头从博物馆里的紧张装运工作开始记录,雕刻作品被小心翼翼地装入托运箱。箱子被固定的那一刻,周围再次陷入黑暗,画外音响起:“我即将踏上返乡的路,内心充满撕裂的恐惧,缺席这么多年,故乡的人是否还能认出我,又或者我早已认不出故乡模样?”观众似乎也被主角倾诉的情绪感染,一起坠入黑暗。

这些被归还的皇室艺术珍品是纪录片的主角,也是归家旅程中的旁白讲述者。片中的画外音台词,出自不久前进入龚古尔奖决赛的海地作家马肯齐·奥尔塞尔(MakenzyOrcel)之手。在这归乡路上,既有被迫与土地分离、流亡他乡的历史回望;也有近乡情怯,对当下的审视,和对未来命运的思索。镜头和画外音,一起伴随26件皇家艺术品的足迹,装箱、空运、回到贝宁的科托努,一切仿佛一场关于精神归途的自省。那些久被埋没的情感,这一刻,借助雕像第一人称的表达,复杂又充满诗意。

究竟是胜利,还是侮辱?

抵达后的雕塑文物,受到人们充满激情、欢庆英雄凯旋般的迎接。在细致入微的检测,入册登记材质、重量以及每一处斑驳磨损之后,这些艺术作品进入配备了现代化装置的总统府,等待和家乡的人们见面。然后,缺席100多年苦难和重建的这些“祖辈们”,该如何面对今天的社会?如今,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又抱着怎样的心态,审视这些见证历史、有着重要象征意义的文物回归呢?

导演镜头一转,在达荷美王国曾经创建的首都——阿波美城市的大学校园内,将发言和讨论权交给了年轻人。学生们展开激烈的辩论:他们一边反省受西方文化影响,成长过程中对本土历史和文化的忽略和缺失;一边思考该如何正视历史上的殖民和被殖民关系。同时发出质疑,相对被法国掠夺的几千件文物,这26件珍品的回归,究竟是胜利,还是侮辱?这些曾见证历史的艺术珍品,和今天活着的现代人,又可以产生怎样的连接?

影片结尾,参观者们用陌生的、膜拜的或者好奇的眼神,打量着这些回到家乡的雕像。26件珍品回归,显然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一个更多思考的开始。

《达荷美》:后殖民时代 文物的漫漫归家路

拒绝遗忘,文物不再沉默

短短68分钟的纪录片,从欧洲回到非洲,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除了表面的艺术文物身份,这些雕像还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重要政治象征。导演在影片中赋予雕像生命,以第一人称口吻,将观众情感更好地代入,成就了影片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情感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思考角度,通过年轻人的辩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理性思辨。

谈到前殖民帝国掠夺非洲艺术作品的议题,另一部不得不提到的作品,是1953年法国导演阿伦·雷乃、克里斯·马克和吉兰·克洛凯联合执导的30分钟纪录短片《雕像也会死亡》。玛缇·迪欧普在采访中曾提到,这是她拍摄《达荷美》时,唯一的参照作品。《雕像也会死亡》融艺术表现力和尖锐社会批判于一体,抨击西方殖民文化面对非洲艺术作品时的虚伪;在白人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下,非洲艺术不过是他们带着异域风情感的肤浅审美。影片一度遭到法国政府禁映,直到1963年才有和公众再次见面的机会。片中有一段旁白:“这些雕像是沉默的,它们有嘴却不说话。它们有眼睛,却看不见我们……除了它们所代表的东西,再没有任何价值……”

70年后,当导演玛缇·迪欧普登上柏林的领奖台,发表获奖感言时,她说:“文物回归,就是伸张正义。作为一名非洲后裔,我选择成为一个拒绝遗忘的人,也拒绝失忆这种方式。”这么看来,今天的世界终究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那些沉默和不愿直面的雕像,终于苏醒过来。它们在《达荷美》中不仅用眼睛审视世界,而且开口说话,不再沉默!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